時間: 2022-12-01
/瀏覽量: 2301
站在全球氣候變暖以及能源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2022年12月1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2022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CPIA暨(滁州)光伏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安徽滁州隆重召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韓文科就當前新形勢下,我國能源碳中和的目標、動力及路徑做介紹。
韓文科指出:持續推進能源轉型,為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有力的支撐,是我國這一兩年能源轉型的主旋律。它有四個方面的特征:
第一個特征是清潔能源開發力度加大,開創能源發展的新格局。
具體來看,全國上下以新發展理念驅動非化石能源高速發展,風電、光伏大規模建設加速推進,非化石能源發展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和新突破,呈現出3個特點:第一點是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首次超過了煤電;第二點是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均突破三億千萬,風光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重首次超過10%;第三點是終端用能清潔替代加快。
第二個特征是煤炭煤電綠色低碳轉型,保安全穩經濟惠民生。煤炭或煤電比過去的更加綠色,更加低碳。最主要的是非電力用煤下降,電力用煤占比提高,不僅效率提高,還能減污降碳。
第三個特征是調節能力儲備能力增強,現代能源體系建設提速。
面對儲能不斷加速發展,以及新型儲能應用場景的不斷擴大,韓文科提出:儲能的發展,要按照市場規律,不可一刀切,不可人為的制定儲能配備比例。必須要依據科學的商業模式,科學的設計。
第四個特征是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低碳技術創新加速推進。
2021年,我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上年下降5.6%,每千瓦時火力發電標準煤耗下降0.5%,能耗效率穩步提高。
韓文科最后提到,以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驅動,以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為導向,我國能源轉型動力主要是,保障清潔、碳中和、安全、高效的能源系統;能源轉型的主要內容是,能源效率、電氣化、綠色的供電;以電氣化和能源效率助力實現終端能源結構減碳,以風能和太陽能主導電力行業,涵蓋90%以上的用電量,以抽水蓄能和新能源儲能作為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主要保障,把市場驅動作為能源轉型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