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2-11-22
/瀏覽量: 2003
11月22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湖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和農村廳、省統計局、省能源局聯合發布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方案》的制定實施總體考慮對標國家方案,強化政策協同;注重統籌兼顧,明確目標導向;立足湖南實際,實行分類施策。《方案》明確,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
《方案》明確,分“十四五”和“十五五”兩個階段,提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方面的主要目標。
其中,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目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目標,結合我省能源結構和資源現狀,提出到2025年達到22%左右,高于國家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2030年達到25%左右,與國家保持一致。
《方案》提出了重點行業領域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即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節能減污協同降碳、工業領域碳達峰、城鄉建設碳達峰、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資源循環利用助力降碳、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碳匯能力鞏固提升、綠色低碳全民行動、綠色金融支撐等。
到2030年,新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達4000萬千瓦以上,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達2000萬千瓦左右。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生活垃圾資源化比例提升至65%。“十四五”期間,新增公交車輛全部采用新能源及清潔能源,陸路交通運輸石油消費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
《方案》還明確了長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區域板塊的碳達峰重點任務,鼓勵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
200億元支持全省綠色低碳發展
在政策保障上,《方案》指出,建立配套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完善能源消費計量、統計、監測體系,制定碳排放數據管理和發布制度,加強省、市、縣統計核算能力建設。
健全制度標準,修訂、完善與國家節能法、電力法等配套實施辦法,以及能耗限額、設備能效等地方標準,構建有利于綠色低碳發展的法規制度體系。
完善財稅價格支持政策,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綠色低碳領域,發揮稅收促進作用,推進輸配電價改革,完善新能源電價機制,完善差別電價、階梯電價等綠色電價政策。
據悉,2022年,省財政已統籌安排逾200億元,支持全省綠色低碳發展。其中,出資10億元認繳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成立全國首家省級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已有新晃縣、婁星區2個項目落地。
安排專項工作經費,2022年安排雙碳工作經費3000萬元;促進生態固碳,2022年安排57.75億元支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濕地保護等工作;支持重點行業轉型,支持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對綠色化轉型成效顯著的碳減排標桿企業給予獎勵,完善綠色采購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省發布了《湖南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對我省氫能全產業鏈發展進行了統籌謀劃和整體布局。